找到相关内容114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更为明显。  修习禅定进程中,也可能产生有损健康的负面生理变化,引发生理性的‘禅病’。因心意渐趋寂定,身体自行调整,可能使身中潜在的疾病外化,或引发宿疾,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六所言:‘或本四大...自然生起,故名‘无食乐’;当进入第四禅时,离喜乐的扰动而住于安乐的舍心正念中,这种平静的安乐名‘无食无食乐’,即连‘乐’也不需要凭借的乐【同上书,123b。】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七说,众生常被欲火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939239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論》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

    才算是善修四无量。  智者大师亦提到何谓善修,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六云:  若但与众生欲界乐不名善修,但与初禅乐不名善修;但与二禅乐不名善修,若能具足与欲界乐乃至三、四禅乐,是名善修。(大正四六...见这三法的过患而修舍无量心。亦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六云:  行者从喜定出,心自思念:若慈与众生乐、悲欲拔苦、喜令欢喜,而计我能利益,不忘二事即非胜行。(大正四六.五一九中)  由此可知,慈、悲、喜...

    釋海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645475.html
  • 久住正法四大遗产

    更扑朔迷离、惑人眼目!这样,1.动机纯正,对向涅槃;2.机理相契,一门深入;3.随时运心,不作圣解;便相形重要了,简述如下:1.动机纯正,对向涅槃: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?明禅波罗蜜门》:“但三种人用心...诸相漂转其心。”[66]   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?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》:“当用三法除却魔罪:一者了知所见闻觉知皆无所有,不受不著、亦不忧戚、亦不分别,彼即不现。二者但反观能见闻觉知之心,不见生处,何...

    宗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551801.html
  • 止观学说体系

    必由之路。正如灌顶所言,智顗的止观学说,“摄一切佛法,靡所不该”(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一上)。   智顗关于止观学说的著作有四部,它们是: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、《六妙法门》...,也就已对它们作了层次上的划分。智顗一生于佛教尽心竭力,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卓有成效,他的止观学说由建立到圆满是十分自然的。   渐次止观是指以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(又名《次第禅门》)为代表的止观学说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3160554.html
  • 天台大师[之止观学说——由禅至止观的思想轨迹

    “观法”的转变。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先生说“天台大师的一生变化,就是从禅到止观的发展。”[4]又关口真大博士说: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:天台大师在年轻时代把一切佛法包含于禅法内——这由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(...目录,由于篇幅,恕不细列)。  现存在《大正藏》、《续藏经》中署名大师的撰述有35部166卷。其中,有关止观的著述最多。即:《摩诃止观》20卷;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(通称《次第禅门》或《禅门修证》12...

    可 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160567.html
  • 《摩诃止观》片论

    金口相承”的印度经论中找到依据;但这种分类体系,却是来自“今师相承”,特别是出自智●大师的独创。  所谓渐次止观,即由浅入深的修习止观,犹如登楼梯、石阶而循序而进,有智●的早年作品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...没有讲完,那么从荆州玉泉寺开讲此书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示寂,智●尚有三年时间,足有补讲的机会。而且,在差不多三十年前讲的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结构与《摩诃止观》大体上相同,也分修禅波罗蜜大意、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1260831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进程中,也可能产生有损健康的负面生理变化,引发生理性的‘禅病’。因心意渐趋寂定,身体自行调整,可能使身中潜在的疾病外化,或引发宿疾,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六所言:&lsquo...平静的安乐名‘无食无食乐’,即连‘乐’也不需要凭借的乐【同上书,123b。】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七说,众生常被欲火所烧,热恼不安,当由修习禅定而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
  • 次第禅门》与《清净道论》禅学观点释疑

    严加分别,故这是世学与佛法的差别,而非声闻与大乘的区别。准此,二部论书之中,都针对世间、出世间定而作分别与阐述。  问题6: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中“禅”的定义界定究竟指什么?不应当仅仅指静虑吧?  回答:有关于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一书中对于“禅”的解释,不仅指“静虑”而言,吾人从本书第二章“释禅波罗蜜名”(大正藏第四十六册,页四七七~)中可知,作者尽量搜罗佛教中一切有关“禅”名义的各种说法,并以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2.html
  • 佛教中的坐禅技术与机理

    因姿势稳固、舒适,故极易打开“会阴”穴,“会阴”又称铁门,是万箭步入之地,松此穴可牵动全身,有利于血脉流通、气息运行、启动真气而又不外散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云:“因息修禅,疾得禅定”。故打坐有强身、健体、祛病、延寿之功效。《释禅波罗蜜》又说:“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,唯禅为最,如得珠宝,众宝皆获”。另外在我们打坐中还必须做到下实上虚。所谓上虚,是指脐以上的上元轻虚,所谓下实则是指脐以下的下元充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646791.html
  • 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

    18:隋智顗说,《摩诃止观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19:隋智顗撰,《四教义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20:隋智顗说,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21:隋灌顶撰,《天台八...时教。主要精神则在透过菩萨行者的阐述,让学佛人回小向大,进而带出慈悲与智慧的佛法中心思想。所谓无量无边法门,如导源归于佛陀本心,就是“悲智双运”这个宗旨。万法归一,归于一心,而此一心就是般若妙慧与慈悲...

    李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255642.html